睽違11年,央行首度宣布升息,出乎預料的升息一碼。主要是為了抑制國內物價通膨,雖然,央行這次沒有出手、打壓炒房,但升息後,最受衝擊的就是借貸族。如果以千萬房貸來看,初步估算,每個月利息,就要多繳一千兩百多塊,也擠壓到平時的生活開銷。專家認為,雖然升息幅度不大,整體影響有限,但未來持續升息,對於借貸族來說,恐怕會是加乘壓力。除了台灣,英國,今年一月的通膨率飆升到5.5%,逼近30年新高紀錄,當局,為了補足勞動力缺口以及低薪問題,從去年開始,接連升息三碼。美國,光是2月的通膨率,達到7.9%,創40年來新高,所以、聯準會在昨天升息後,也預告,今年還會連升六次、穩定物價。南韓跟台灣的情況比較類似,受到疫情,以及國際航運塞港問題影響,從去年八月開始,連續升息三碼。台灣也已經連續七個月,通膨率都超過2%的警戒線。國內學者認為,央行一口氣升息一碼,可能考量到進口物價壓力,會直接衝擊內需消費,間接影響到後續的貨幣政策,所以,不得不在抑制通膨、和經濟表現間,尋求平衡。

台經院研究員 邱達生:「避免輸入型通膨持續,因為國際原物料都是以美元計價,所以當聯準會開始緊縮,這個反映在原物料 ,國際原物料價格上,這個效果會非常地顯著。」

世新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陳建良:「物價調漲的主力是房價,所以調高利息 也會使貸款成本增加,所以購買房子的需求也會下降,這樣也會把物價調下來,因為房價也是物價裡面的一小部分。」

世新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陳建良:「調高利息以後 如果相對其他國家的利息,就會比較高 所以可能資金就會進來,資金會進來的時候,這個時候台幣 可能就會稍稍升值,因為你的利息比其他國家高。」

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:
降雨趨緩北部今轉涼 下周又有鋒面來
呵護下一代!塑膠袋回收視為使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