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8年出生的新生代營養師黃威杰,是一名健美選手,因體格健壯,過去一般人對他的印象往往是「四肢發達,頭腦簡單」,但在他成為營養師後,身邊的人對他刮目相看,連飲食習慣不好的阿嬤,也開始翻轉了飲食觀念。面對台灣民眾健康認知度不足,他期許自己能發揮影響力,解決周遭人的飲食問題。

黃威杰在求學期間成績不錯,對未來卻感到茫然,因長輩認為男性應該會賺錢,且工程師收入高,他便投入了資訊工程系。高中就讀男校的他,喜歡與同儕較勁,因好勝心接觸到重量訓練,從自行買啞鈴在家訓練開始,越來越熱愛訓練的他,也逐漸走入了健身房。

原本只專注於重訓的黃威杰,在看了各類健身文章後,慢慢發現飲食、營養的重要,他開始意識到健康不是只有訓練而已,若成為工程師,即便收入高,也不清楚自己未來要做什麼,因而轉至北醫就讀營養系,如今除了健美選手的身分,也成為一名營養師,並在FiTLO營養師線上服務平台工作。

由於黃威杰體格強壯,過去一般人總會認為他「四肢發達,頭腦簡單」,但成為營養師後,大家對於他所說的話也更感覺到說服力,自己的阿嬤原本不愛吃肉,經常吃菜,現在翻轉了「吃肉不好」的錯誤觀念,開始跟著孫子吃起雞胸肉。

另曾經有個熱愛健身的大學生,每周瘋狂訓練5天,但3個月後發現,增加的都是脂肪,胖了10公斤。黃威杰提醒健身者,選擇比努力更重要,切記不要亂吃甜點、白飯。在訓練前的4小時,可吃一份雞胸肉,但越接近訓練的時間,蛋白質的比例就要減少。到了訓練前半小時,若要進食,建議吃一顆茶葉蛋就好;訓練後,因身體處在分解狀態,此時則要攝取好吸收的蛋白質,乳清蛋白是個好選擇,同時避免高油脂、高纖維的食物。